发布日期:2025-9-25 8:59:35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
矿用单体液压支柱作为煤矿井下工作面核心的支护设备,被誉为矿工生命的“守护神”。其性能的完好与操作的规范,直接关系到整个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与矿工的生命安全。因此,掌握其正确操作方法和严格遵守安全注意事项,是每一位井下作业人员的必备技能和职责。
一、 操作前的细致检查:筑牢第一道道防线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在支柱下井使用前,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检查,这是确保安全的第一步。
1、外观检查: 仔细检查支柱缸体、活柱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弯曲、凹陷、划伤或锈蚀。任何结构性损伤都可能极大降低支柱的支撑强度,埋下安全隐患。
2、密封性检查: 重点检查所有密封圈是否完好,有无漏液迹象。可将支柱直立,手动操作升柱,观察各连接处是否有液压油渗出。密封不严的支柱严禁下井。
3、三用阀检查: 三用阀是支柱的“心脏”,必须检查其安装是否牢固,卸载手柄是否灵活可靠,确保安全阀的额定工作压力符合规程要求。
4、零部件检查: 确认支柱的底座、顶盖、手把体等零部件齐全、完好,连接可靠。检查乳化液泵站的压力是否稳定在额定范围(通常为15-20MPa),输液管路是否洁净、无破损。
二、 井下操作的规范流程:步步为营,安全为先
井下操作必须严格按照“由下至上、由老塘向煤壁”的顺序进行,并遵循以下步骤:
1、清理柱窝: 将支柱放置处的底板浮煤、浮矸清理干净,尽量找至实底。若底板松软,必须在底座下垫设木鞋或铁鞋,防止支柱钻底,保证其初始支撑力。
2、正确立柱与供液:
· 将支柱直立放在坚实的柱窝内,使顶盖与顶板接触良好。
· 将注液枪的套筒套紧三用阀的注液阀座上,确保连接严密。
· 扳动注液枪手把,向支柱内注入高压乳化液。此时活柱匀速上升,直至顶盖与顶板严密接触。
3、实现初撑力: 这是关键一步!当顶盖接触顶板后,必须继续持续供液2-3秒,并保持一定的压力(约4-5秒),使支柱对顶板产生足够的初撑力(一般要求不低于90kN)。初撑力不足是导致顶板早期下沉和离层的主要原因。
4、安全卸载与回柱:
· 回柱时,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,使用长距离卸载工具(如长绳或专用手柄)操作三用阀的卸载手把。
· 严禁身体正对或靠近卸载口,以防高压液体或碎矸喷出伤人。
· 待柱内液体排尽,活柱落下后,方可缓慢将支柱撤出。
三、 至关重要的安全注意事项:血的教训不容忽视
1、严禁超高使用: 支柱的较大大支撑高度必须留有至少100mm的余量,绝不允许活柱完全伸出。否则,支柱会失去稳定性,极易被压死或损坏。
2、严防“死柱”: 一旦发现支柱因顶板压力过大而无法正常收回(即“死柱”),必须先打设临时护身柱,采取挑顶、卧底等安全措施卸压,严禁用炮崩或其他机械方式强行回撤。
3、保持支护刚度: 工作面内所有支柱应打成一条直线,并确保迎山有力(有一定角度的迎山角,以抵抗顶板来压时的水平推力)。要及时更换失效柱、漏液柱。
4、远距离操作原则: 无论是升柱、卸柱,还是在压力异常的区域作业,人员都必须选择顶板完好、支护完整的的安全地点,实行远距离操作。
5、液源保障: 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乳化液配比,防止液体腐蚀支柱内部元件。泵站压力必须稳定,避免因压力不足导致支护强度不够。